发布:2022-11-24 17:41:43 关注:22522次
团队负责人:熊宇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1996年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系学习,2000年获化学物理学士学位,2004年获无机化学博士学位,师从谢毅院士。2004至2011年先后在美国华盛顿大学(西雅图)、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工作。2011年辞去美国国家纳米技术基础设施组织的首席研究员(principalscientist)职位,回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任教授,建立独立研究团队,同年入选首批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计划和中国科学院人才计划。2016年获批组建中国科学院“等离激元催化”创新交叉团队,2020年终期评估结果为优秀。2017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frsc)。2018年获聘特聘教授,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22年当选东盟工程与技术科学院外籍院士(faaet(f))、新加坡国家化学会会士(fsnic)。现任acsmaterialsletters副主编。
有机转化课题组负责人:戴懿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特任研究员、课题组组长。于2018年在丹麦奥胡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导师为中科院外籍院士flemmingbesenbacher教授。博士期间曾在中科合成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李永旺教授任公司总裁)学习交流。至2021年5月,在德国马普协会煤碳研究所的多相催化部门(ferdischüth教授为主任)从事博士后研究,并获得“洪堡学者”计划支持。于2021年8月获中科院人才引进计划,加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苏州高等研究院。目前,已在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共发文32篇,h因子20。包括nat.commun.,j.am.chem.soc.,angew.chem.int.ed.等期刊。于2022年受邀担任chinesechemicalletters《中国化学快报》期刊的青年编委。入选省“双千计划”创新领军人才,获2022年度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支持,并获得2021年度苏州工业园区青年国际型学科领军人才称号。主要研究方向为能源催化有机转化。
应团队发展需求,有机转化课题组现招聘4-5位具有纳米材料、多相催化或有机化学研究背景的博士后研究人员。
一、岗位职责(以下内容之一)
1.能源催化研究
2.多相催化剂材料的设计与制备
3.精细化学品的新型绿色合成路线开发
二、应聘条件
1.对化学研究具有浓厚的兴趣,已经获得或者即将获得博士学位;
2.具有无机化学/能源化学/有机化学及相关方向的研究背景,熟练掌握纳米材料或多相催化或有机合成化学等相关知识及实验技能;
3.有良好的科研积累,能够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和论文写作,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过相关研究论文;
4.遵守职业道德,身体健康,聘用期间全职工作,具备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及较强的组织纪律观念。
三、聘用待遇(工作地点:中国科大苏州高等研究院)
薪资待遇一事一议,导师配套及科研绩效成果奖励,基本工资(可达45万/年)和其它待遇按照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苏州高等研究院相关规定执行。博士后进出站程序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四、项目支持
符合条件者可申请国家、中科院、苏州市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各类基金和博士后基金项目。
五、应聘流程
1.请有意者将个人材料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发送至yitaodai@ustc.edu.cn(邮件标题注明:应聘某某岗位+本人姓名+今日招聘网jrzp.com),经初审合格者,将安排面试。
2.材料包括:个人简历,包括学习工作经历、主要学术工作、论文专著、获奖情况等及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变更请以原发布者为准。
来源链接:
https://sz.ustc.edu.cn/xwgg_show/988.html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收资讯请关注高才博士后微信公众号(微信号:bshjob)。
【1】凡本网注明"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转载请必须注明,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求职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其他教职工招聘